第2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和口号
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
宣传口号:
1、手牵手同保生命线 心连心共护金土地
2、寸土寸金总关国计 一垄一亩承载民生
3、浪费土地就是透支未来
4、土地宣传二十年 用心保护每一天
5、有限土地 无限珍惜
6、加强土地督察 严格土地执法
7、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积极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8、卫星监测覆盖广 违法用地无处藏
9、依法管地促发展 集约用地节资源
10、用好土地监管一张图 下好土地利用一盘棋
11、耕地是红线 法律是底线
12、土地资源有限 科学利用无限
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14、一寸土地一寸金 管好用好万代情
15、利用与保护并举 规范与发展并重
16、坚持科学发展 坚守耕地红线
17、经济要发展 用地要严管
18、人多地少是国情 节约集约要先行
19、划定基本农田 实行永久保护
20、调结构 保发展 节土地 守红线
历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
1991年,第1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国情1992年,第2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改革1993年,第3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经济1994年,第4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市场1995年,第5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法1996年,第6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发展 ——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997年,第7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国家——爱护我们的家园1998年,第8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未来——集约用地,造福后代1999年,第9个全国土地日:依法行政,合理用地2000年,第10个全国土地日: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2001年,第11个全国土地日:规划土地,利国利民2002年,第12个全国土地日: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2003年,第13个全国土地日: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2004年,第14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2005年,第15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2006年,第16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2007年,第17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2008年,第18个全国土地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2009年,第19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2010年,第20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
“双保行动”知识问答
问:“双保行动”的设想最早产生于何时?
答:应该说,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并且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之上。
为响应中央作出的扩内需、保增长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2月,部组织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在全国开展了一轮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的快速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各地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有保障,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缺口。就此,不少地方督察局提出,开展服务扩大内需项目用地跟踪调研,保证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全面贯彻实施,使其一开始就在科学发展和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在快速调研的基础上,2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务虚会,认真研究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为保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土地调控政策的全面、准确落实,应围绕建设用地审批,特别是省级政府批准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事项督察开展一次集中行动。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督察工作,确保土地调控政策用对、用实、用好。
3月4日,第九次部长办公会听取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调研汇报,明确由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牵头,相关司局参与,起草保障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全面实施的专项工作方案,宣传政策,总结经验,纠正偏差,打击违法。随后,我们会同有关司局共同研究起草行动方案。部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批示、召开专题会议等,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问:为什么将这次行动命名为“双保行动”?
答: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尚未见底的复杂形势,国土资源部提出了“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温家宝总理批示:赞成国土资源部的工作思路和采取的措施。李克强副总理批示:国土资源部要妥当把握既积极主动服务又严格规范管理的方针,并注意对实际效果加以总结与分析。
保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无旁贷。但与此同时,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基不能动摇,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不能降,土地管理的秩序不能乱。这既是中央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土资源战线应尽的法定职责。我们将这项行动命名为“双保行动”,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告,保增长、保红线两手并举,不可偏废。开展“双保行动”,有助于我们及时跟踪研判形势,持续完善用地保障和调控政策,牢牢掌握积极主动服务和严格规范管理的主动权。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完善国土资源法制,建立稳定化、常态化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问: “双保行动”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答:开展“双保行动”,目的是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使得保增长的措施更快、更强、更有力;通过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确保扩大内需的项目走得更稳、更实、更有序。
当务之急是保障用地,切实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控政策。服务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双保行动”中,要准确掌握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数量、结构、分布和利用情况,摸清用地需求底数,促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贯彻执行情况,督促各地把政策执行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用地保障到位。大力宣传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宣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维护土地管理法治的重要意义,使各地扩大内需用地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掌握情况,有助于我们跟踪研判形势,及时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和措施。“双保行动”将密切跟踪把握土地调控政策实施的新态势,对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调整和完善土地调控政策的建议。紧密围绕扩大内需要求,主动提供公益性基础地质信息、基础测绘服务,满足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用地的地质技术、测绘信息需求。及时掌握扩大内需土地政策、支持灾区重建土地政策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政策的执行效果,总结经验,了解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土地调控政策遇到的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宣传推广各地有效落实服务扩大内需土地调控政策的典型经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福建省厦门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针对建设用地报批政策的重大变化,积极主动、靠前指导、全方位对接相关部门,对被征地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养老补助办法进行修订,着力解决重点急需建设项目报批涉及社保问题,得到各方好评和肯定。
“双保行动”将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防反弹,依法维护土地管理良好秩序。监督各地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和标准,保证有限的土地投放符合中央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强化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的监管,坚决纠正违背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供地、搭车用地、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严防违规违法现象反弹,保持土地管理良好秩序。对涉及用地面积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违规违法问题,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切实整改、查处到位。
问: “双保行动”的总体工作安排和步骤分几个阶段?
答:“双保行动”总体上分启动部署、调研宣传、督察推进、评估总结四个阶段进行,包括专项工作、支撑工作和策应工作,同时组织做好地方配合工作和同步宣传工作。专项工作包括扩大内需土地政策实施调研、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事项督察、配合服务扩大内需的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计划差别化管理、地质技术信息服务等工作。支撑工作包括土地供应动态监测与监管、形势分析等工作。策应工作包括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考核、《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实施、违规违法案件查处等工作。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统一安排,认真完成各阶段的评估、检查、宣传等工作,配合做好部组织的抽查工作。做好组织和策划工作,及时有效地宣传国土资源部门在扩大内需中的工作成效。
问:“双保行动”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答:归根结底将通过创新完善制度来体现。
在最后的评估总结阶段,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研究分析2010年扩大内需项目用地需求,提出分析预测报告报部。各督察局开展“双保行动”实施效果评估,系统评价服务扩大内需各项土地管理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问题、困难,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根据评估工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时完善服务扩大内需和加强监管的已有政策或出台新的政策,对2009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调剂、调整。总结工作成效,向国务院报告,对成效显著地区在全系统进行通报表扬。
这个阶段的关键环节是,紧紧围绕服务扩大内需政策执行情况的主线,完成“双保行动”的成效评估。研究完善或制定土地审批和监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业地价调整、土地征收、划拨用地目录、地质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及时形成制度性成果。
从这个角度看,“双保行动”集宣传教育、调查研究、同步督察活动于一身。“双保行动”将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管理制度中的漏洞,从而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完善国土资源法制,建立稳定化、常态化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持续推进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由随机互动走向机制互动
问:这次行动涉及上下左右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力?
答: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形成合力是“双保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应该说,按照现行方案,能够做到各负其责。
从部的层面看,“双保行动”由部党组统一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阶段工作安排。各有关司局需按职责分工,组织开展计划差别化管理、地质技术信息服务等专项工作,完成土地供应动态监测与监管、形势分析和统计工作检查两项支撑工作,做好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考核、《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的实施、违规违法案件的查处等三项策应工作。同时,全方位开展同步宣传,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从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层面看,其职责有三。一是做好扩大内需政策实施调研、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事项督察、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等三项专项工作。二是对政策执行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地区进行提醒、预警和通报,对违规违法问题突出的地区,坚决督促地方政府进行纠正整改、严肃查处。三是配合开展其他专项工作、支撑工作和策应工作。
从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层面看,其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组织动员、宣传工作,认真完成本辖区内的有关专项工作、支撑工作和策应工作,严格执法,加强协调等。对“双保行动”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特别是本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提出建议,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双保行动”中的关键问题。
问:这项行动与部有关检查工作的关系如何?
答:这在方案的支撑工作和策应工作中有体现。我们根据有关检查工作的时间范围、工作任务和特点,在制定完善“双保行动”工作方案时,充分考虑其与部有关检查工作的衔接。经过梳理,统筹安排了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规划计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地籍管理、执法监察和地质技术信息服务等日常工作的结合和衔接。
徐绍史部长在动员部署会上明确要求,在2008年工作基础上面持续推进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让方方面面从随机互动走向机制互动。在“双保行动”中,我们将按照这一要求,积极探索,共同构筑牢固的防线,对违反土地供应政策、产业政策、搭车用地、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影响扩大内需土地政策有效落实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对各地取得的鲜活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总结并积极宣传,树立正面典型。对“双保行动”成效显著单位,将给予表扬和用地指标奖励。
|